探访安徽太和清音:雅曲传民间 不止天上有

文章关键词:

欢迎来到公海555000,雅引发清音

  • 作者: 欢迎来到公海555000   来源:http://www.wumhy.com    栏目:555000公海线路检测中心    日期:2022-09-25
  •   四月的皖北,阳光灿烂、春风摩挲。18日,中新社记者走进位于安徽太和第二高级职业学校太和清音传承基地,探访了安徽省级非物质物化遗产“太和清音”。目之所及,老艺人们正围坐一周,各执乐器,边奏边吟,如痴如醉,不亦乐乎。

      清音,原是一稀有剧种,四川虽有,名同实异。据《清音筝谱》记载:元末明初年间,颍州汝南(今阜阳泉河南岸)有一老僧,人称玄坛法师,学识渊博,且精通音律。他居官多年,因不满朝政,削发为僧。他性喜弦歌,尤以琴筝为长。出家后更是终日研习,寒暑不辍,吟唱出一种旋律作为曲歌,日与众徒弹唱自娱。因其曲调清雅悠扬,故名“清音”。

      据太和清音的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张洪奎介绍,清音的唱腔,一板三眼,委婉曲折,唱词文雅精致,工整考究,深得当时知识阶层人士的喜爱,“清音唱腔优美,曲调清丽,听来婉转柔和,令人清心舒怀,给人一种美的享受,使人的精神境界受到陶冶和升华,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学价值。”

      太和清音,因其幽雅、清丽、动听的唱腔和特有的旋律,曾在民间盛极一时,经历代文人雅士发展逐成一稀有剧种。上世纪50年代末,党和国家领导人董必武听到此曲后高兴地说:“此曲应从天上来。”而省黄梅剧团著名作曲家方少池更是把清音的唱腔带进了黄梅戏中,为黄梅戏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。

      现在,仅有的几位当年年轻的清音演唱、演奏人员,大都年过花甲,他们怀着对太和清音艺术的酷爱与追求,没有场地就轮流在各自的家庭聚会温习。现在又利用晨练的时间和场所,进行“健身锻炼”式的演唱活动,吸引不少前来锻炼身体的市民。但毕竟是出于完全的个人爱好,在干旱贫瘠的戏剧艺术的土壤中,自发的、艰难地呵护着近乎干瘪的清音艺术的种子。然而令这群老艺人欣慰的是,在当地政府的积极支持下,在高级职业学院开设了清音课程,并创办了太和清音传承基地,目前有几十个孩子在学习清音,这让他们看见了清音这种高雅艺术的未来。

      在记者采访的当天,太和清音传承基地中正在排练,记者看到,除了老中青三代清音演唱者表演之外,还有来自太和县第五小学的10岁小学生刘逸涵也现场演唱了新创作的清音唱段《红梅赞》,她那中气十足的唱腔、张力十足的表演,让在座者无不赞扬。

      “孩子是我看着长大的,因耳濡目染,从小就展现出过人的音乐天赋,尤其喜欢学唱清音。”刘逸涵的姨母兼清音指导老师刘梅表示,目前太和清音中青年传承人才匮乏。不过这几年,政府十分重视发展传统文化,在清音传承方面投入了很多,着力扶持培养新一代清音演唱者。而老艺人在清音演唱方式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,创作了一批新的曲目,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和欣赏需要。

      刘梅确信,濒临灭绝的全国地方戏稀有剧种之一“太和清音”,雅曲民间传,不止天上有。(完)

     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,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,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。东莞外来工群像:每天坐9小时 经常...66833

  • 文章标签: 欢迎来到公海555000 ,雅引发清音
  • 首页
  • 欢迎来到公海555000
  • 公海555000kk线路检测
  • 555000公海线路检测中心
  • Tags标签